矫正牙齿,为什么要拔牙?
随着人类的繁衍进化,人类的头部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脑所占的体积越来越大,上下颌骨的体积却越来越小。
而上下颌骨就是牙齿的家,家的面积越来越小,导致本身人类的32颗牙齿不能很整齐的排成完美的弧形,而最直观的结果就是牙列拥挤、龅牙。
回顾历史,全世界的正畸医生对拔牙问题的争论也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前人总结出,对于严重拥挤、突牙的病人,拔牙矫治不仅会对牙齿排列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正畸过程中突出的牙齿回收了,患者的面型及面部美观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对于医生来讲,拔牙矫正,要充分考虑错颌畸形的类型、牙齿的拥挤程度、前牙的唇倾程度、侧貌的美学关系、上下颌骨之间的突度、患者的牙周情况等,而不是简单地排齐。
不拔牙会怎么样?
由于牙齿排列是不整齐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硬性排齐牙齿,牙齿会“散出去”。
原来美美的侧貌反而被破坏,一说话的时候会感觉“满嘴都是牙齿”。
对于美观来讲,反倒是个破坏。同时,牙齿和骨骼的不匹配也会导致咀嚼功能的障碍。
有句话叫做美人在骨不在皮,牙齿与骨骼的完美结合会让面部比例更好,牙齿排列整齐的人面部会更完美。
有个叫“马夸特面具”的东西,在江湖传说中,这个面具符合人体理想外貌构造,适用于所有人种。
一下子拔4颗是不是太多了?
人类口内的恒牙一般数量为28-32颗。
在拔牙病例当中,大部分病例会选择拔除上下左右(四个象限)各1颗双尖牙。
有些家长难以接受,觉得1-2颗还可以,一下子4颗都拔掉,吃不消的。
口腔内每颗上排牙齿都有相互对应的下排牙齿,相互协作,完成咀嚼功能,保证牙弓及面部的对称性及美观性。
如果单纯拔除某一颗牙齿,关闭间隙,会导致牙齿中线的不对正、牙弓的偏斜、咀嚼功能的异常、口周肌的异常或者面部的偏斜。
当然,在一些特殊病例中,例如先天缺牙、颌骨之间严重不调的情况,医生会选择非常规拔牙手段,这可是另一码事。
拔牙间隙怎么办呢?
正是因为拔牙间隙的存在,可以将拥挤不齐的牙齿排列整齐、前凸的门牙得到回收,拔牙间隙会逐步关闭,最后矫治结束的时候也不会留下空隙,更不涉及重新镶牙的担忧。
【温馨提示】牙齿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器官,呵护口腔健康,有问题及时治疗。牙齿矫正越早越好,整好牙,过好年,在这里遇见更美的自己,报名有惊喜,快行动起来吧,您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是拨打免费爱牙热线:0316—2285777进行咨询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