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更新正畸笔记!因为牙套已经逐渐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与自己的日常融为一体,很多时候都忘了及时记录,今天就来讲讲,戴上牙套这半年以来的一些小状况吧。
1牙钉脱落
我佩戴的是陶瓷牙钉,远看基本看不出钉子,因为陶瓷与牙齿的颜色一致,美观度会好一些。但是我的右下第3颗和第2颗钉子,出现了前后相继脱落的情况。
陶瓷牙钉会遇到脱落以后与牙齿贴合面没有第一次粘贴时那么粘合的情况,我的右下第3颗在反复粘了原陶瓷牙钉3次依然脱落,就诊的诊所换原装一样的陶瓷牙钉要自己重新付费购买,换钢钉则不需要付费,所以最后两颗都选择了用钢钉替换。
正常生活状态下,说话、表情下面一排牙齿是看不见的,所以影响不大。
但是牙医还是提醒我,吃东西要注意,上牙要是因为咬东西把牙钉搞松动滑落了,就有点麻烦了,一是换了钢钉会很明显,二是影响正畸效果。
我想了一下,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咀嚼的时候大牙用不上很多力,更多是用前面的牙齿撕扯以后再进行二次磨碎,所以对前牙,特别是需要撕扯时用的牙齿比较费力。
戴上牙套以后,我能注意到自己更喜欢用左边大牙磨食物,所以猜测为什么人的面部不对称,跟日常进食方式也有关系。
另外,最明显的,好几个很久没见的朋友都说我脸小了,问我怎么瘦的。
其实是因为咀嚼方式的改变,两腮的肌肉因为戴上牙套没有用上,所以脸部部分肌肉萎缩,整个脸就成了V脸,看来“整牙约等于削骨”的传说,是真的。
2更换弓丝
弓丝有很多种,细的、粗的、圆的、方的、弹性较好的、刚性较好的。弓丝的普遍使用规律是:从粗到细,从软到硬,从圆到方。
最开始佩戴的是弓丝是圆弓丝,正畸的一开始托槽里面要放细的、软的弓丝进去如果放了粗硬的弓丝,疼痛感会比较强烈,还容易导致托槽脱落。
牙齿已经排列整齐的阶段,需要用到稍微硬一些的圆弓丝来解决,我大概在戴上牙套的2-4个月就用的较粗的圆弓丝。根据圆丝的厚度,型号有0.012、0.014、0.016、0.018、0.020。
圆弓丝一般用于前期排齐牙齿,而方弓丝则是需要关闭间隙,这两种弓丝各司其责,缺一不可。
我在开始换上较粗弓丝的时候,就明显感觉上牙齿在往内收,刚戴上牙套时上唇有点无法闭合,但4个月左右,在嘴唇自然放松状态下,上下唇也能自然闭合。
拔了4颗正畸牙留下的空隙,周边的牙齿也在慢慢移动去填补。
最直观的是,拔牙空位相邻的牙齿因为移动,挪出了明显的牙缝,几乎每天仔细观察都能看到牙齿的移动,这是让我觉得惊喜的,期待我的牙齿能尽快收缝,呈现效果。
3口腔内壁刮伤
这个情况只出现过一次,就是第一次换上较粗弓丝的那个月,在右侧口腔尽头,钢丝截面的锐利稍微戳伤了口腔内壁。
因为在上着班,没办法随时去看医生,我就用拔牙时医生送给我没用完的医用止血棉花塞在牙齿尽头,尽量隔开弓丝和口腔内壁,避免刮伤。
坚持到周末见医生后,医生把末尾多出的弓丝剪掉,从那以后就没有不适应,直到现在,每一次更换弓丝后我的口腔都比较舒适,没有不适应,正常吃饭,正常吃肉。
哦,还有一点,因为牙齿在移动,大牙之间的间隙也在一点点增加,比较容易塞食物,塞了继续咀嚼就会有点不舒服,我问了医生,医生说那就只有注意饮食的类型,还有餐后及时刷牙,做好清洁工作,才能避免因为牙齿清理不到位形成的蛀牙。
戴上牙套半年了,一切都在稳步进行,包里随身带牙刷让我形成良好的清洁习惯,每个月定期的复诊也让我及时跟老师沟通目前的牙齿状况,两年的佩戴时间已经过了1/4,也蛮快的。
把一切交给时间吧,期待未来每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