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廊坊,正畸治疗,为什么要重视舌骨的位置?
时间:2021-07-28 16:00
从舌体到舌骨
在个体的咬合发育历程中,舌体参与了口颌系统的构造,对图片口颌系统的平衡发育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自婴幼儿出生,舌体参与了吮吸母乳的作用,在漫长的发育阶段,辅助了人类的吞咽,搅拌食物,舌体上的乳头传递了味觉,在中医的望闻问切,舌体的状态起到的辅助诊断的作用,在口腔正畸学,在早期矫治领域,我们开始对舌体的位置,大小,吞咽方式,活动度等等开始有了新的认知和要求,很多做儿牙,做早矫的医生应该都为自己的小患者进行过舌肌功能的教学,训练,督促和评估,甚至有些成人矫治中,我们也会增加类似的肌肉功能训练,因为它对正畸治疗后,长期的稳定保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大自然在讲究平衡,生长发育在讲究平衡,我们的正畸治疗也在讲究平衡。
重视舌体,重视舌骨的位置
从诊断分析,到开始治疗,到治疗结束,贯穿始终,功能决定形态,异常功能,加上不利的生长型将会共同影响颅颌面复合体的发育,著名的解剖学家Harry Sicher的话:”无论何时肌肉和骨骼之间进行较量的话,骨骼必败,肌肉获胜”,基于”肌肉与呼吸获胜“理念的矫治理念和技术就出自于此,在日本,“近藤悦子”医生通过对120例矫治后保持咬合长期稳定的病例分析结果,甚至令人惊异到有些患者追访30年之久,发现舌骨的位置与舌骨肌群、呼吸、吞咽方式以及错颌畸形密切相关,因此,正畸治疗开始重视舌骨的位置。
舌骨的水平位置,与舌骨上肌群有关,当舌骨上肌群紧张时限制了下颌向前生长发育,造成了下颌后缩的II类错颌畸形。
舌骨的垂直位置,与舌骨下肌群有关,当舌骨下肌群紧张时造成舌体后缩,舌骨与会厌下降,呼吸道变窄,导致口呼吸与异常吞咽,其结果是咬肌活动下降,咬合力降低,垂直距离增大,造成II类或III类开颌。
翼上颌裂
PTM(翼上颌裂):颅骨颞骨的颞下窝位于上颌骨的后方,内侧壁上有上颌骨与蝶骨之间的裂隙,此裂向内通入翼腭窝。
PM线:为PTM(翼上颌裂)最上和最下点的连线,代表了上颌骨的喉结,将第二磨牙排列在PM线之前的牙槽骨的骨松质中非常重要,参照PM线,在很多情况下,也决定了拔牙与非拔牙的矫治。图片
PM线与舌骨水平向位置的关系

舌骨水平向位置以PM为准:
理想的舌骨水平位置位于PM线稍后,当舌骨位置位于PM线特别靠后的位置时,一般出现下颌发育不足,下颌后缩的II类,当舌骨位置位于PM线前方或偶尔位于PM线上时,一般会出现下颌过度生长的III类。
舌骨垂直向位置参照颈椎和下颌骨下缘:
理想的舌骨位置应位于第三和第四颈椎之间,下颌骨下缘稍下方,当舌骨位置低于正常,通常伴有呼吸道狭窄,口呼吸,异常吞咽方式和开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