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要一口整齐白牙,但对牙齿矫正摸不着头脑?今天这篇带你了解,矫正牙齿你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从矫正器到矫正过程,都来给你讲清楚。
其实矫正牙齿的需求已经在很早就有了,美国牙齿正畸协会称,考古学家曾发现木乃伊的牙齿用粗糙的金属片包裹,专家推测缝隙处的羊肠线起到就是现代牙齿矫正弓丝的作用。
看来咱们现代人和几千年前的祖先们,审美默契还是有的,那就是对于一口整齐又健康的牙齿的热爱。
牙齿矫治器的发展史

现代矫正牙齿的技术已发展了 100 多年。它的鼻祖是世界上第一位正畸专业医师安格。安格在1892 年宣布,牙齿矫正技术从其他牙科治疗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他在1890 年提出的Angle错合畸形分类法,至今仍在世界各国被广泛应用。
Edward H. Angle 爱德华•安格
安格先提出了E型弓、钉管弓和带状弓矫治技术。之后,他又设计出方丝弓矫治器。而他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正畸学校,也培养出了两位著名医师,Tweed和Begg。其中,Tweed医师开创的方丝弓矫正技术,还在广泛应用。
第一批接受现代正畸技术的患者之一
矫正牙齿,常见问题解惑
Q
听说,矫正要拔牙?
这是很多人对矫正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拔牙是提供间隙的常用手段但非唯一手段。除了拔牙,临床上还有前后向或左右向扩展牙弓、片切(适度把牙磨窄)等很多手段,来有效解决牙列拥挤、牙齿前突的问题,以及为牙齿创造空间。具体手段都根据每个人的牙齿情况来选择。
不想拔牙?
其实,在 100 年前,不拔牙矫正,曾风行在牙科界。
但是,Tweed 医师在治疗了大量患者后发现,勉强把拥挤的牙齿排列整齐,一方面使嘴部显得突出,不美观,另一方面,牙齿容易在矫治器摘掉以后再次拥挤错乱,即复发。
因此,Tweed召回了过去那些应该拔牙却没有拔牙的患者们,开始尝试拔牙矫正。直到今天,拔牙矫正,依然是牙齿矫正时解决牙齿拥挤和前突的主要方法。
至于到底要不要拔牙,还是要听医生的。
目前医疗界共识为:是否需要拔牙,拔几颗牙,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经过实际测量与影像测量决定的,绝不是一两颗不拔牙承诺能认定的,该拔的牙肯定跑不了,不该拔的牙也绝不能乱拔。
Q
听说,戴牙套会腐蚀牙面?
并不是这样。
在牙面上粘接矫治器,目前是采用口腔专用的釉质粘接剂,在清洁处理过的牙面上固定两年左右,这是牙科里应用 40 余年非常成熟的粘接技术,治疗结束去除后也不会对牙齿表面产生影响。所谓的腐蚀实际上主要是因为口腔卫生不好导致,不应由牙套背锅。
Q
听说,矫正后牙齿会变松?
移动≠松动
矫正过程中,牙齿在移动,跟松动完全是两码事。
牙周病才是牙齿松动的真正凶手,牙菌斑又是牙周病的致病因素。简言之,无论你戴牙套与否,不注意口腔卫生,时间久了牙齿松动那是必然的。
那牙齿松动又是怎么回事?
牙齿在受力后,位置是可以发生移动的。
矫治牙在牙槽窝中移动时,对牙齿本身和其支持组织不会引起病理性损伤,而是近似生理性的牙齿移动。牙齿之所以能在口腔中移动,主要是因为牙槽骨重建的特性。人的骨组织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牙槽骨更是人体骨骼中代谢、改建最活跃的部分。
虽然牙槽骨被吸收了,但是牙骨质不会。牙骨质的抗压性很强,在矫治力下,它不会被吸收或仅仅有少量浅层牙骨质被吸收。
而牙齿上的弓丝,是促使牙齿移动的。每一个弓丝都是一名倔强的战士。
矫正过程中,口腔医生也会定期调整弓丝,给予它新的力量。所以,矫正牙齿的过程中患者请配合医生,定期复诊,日常也要注意避免托槽脱落。
Q
那牙套该怎么选(矫治器)?
关于矫治器的好坏,不应该妄下定论。每种矫治器都有各自的特点,需求不同,每个人对它好坏的定义也就不同。
正畸基本材料从国产到进口,方丝弓到自锁,金属到单晶,源头成本差距很大,再加上患者牙齿的畸形程度,矫正的难度,这些对矫治器的选择都有影响。
